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党史党建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

    霍修勇;孟祥熙;邓喜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主线,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重大任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逻辑体系。

    2024年02期 No.146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论坚持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历史经验

    王国奇;刘晓露;秦宇霞;

    回顾建党百年光辉历史,统战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缘于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正确领导。在不断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二是在党内必须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三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四是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五是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六是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引领目标,七是要胸怀天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美好愿景。

    2024年02期 No.14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两个确立”与高技能人才政治认同的互构话语逻辑

    吴璐;

    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政治认同的深化,对于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领导体系、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确立”与高技能人才政治认同的话语内容在相互构建中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关联,这种关系既是党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技能人才对国家政治方向的主动回应。从国家意识形态稳固、高技能人才未来发展、社会繁荣进步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两个确立”如何赋能高技能人才的政治认同培养,对于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与科技交融、国家治理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2期 No.146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公共行政

  • 场域理论视角下驻村干部的履责逻辑

    李志星;汪来杰;

    驻村干部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治理创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所处的治理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驻村干部所处场域进行分析,发现驻村干部履责面临着行动、文化、主体三重风险。破解驻村干部履责之困,其根本出路在于与村民情感共生,以行政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破解场域之困,同时还需要从完善共生体系、形塑共生文化、重塑共生主体三个方面发力。

    2024年02期 No.146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趋利空间何以形成——基于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的视角

    殷景霞;

    政府行为偏好是指政府在政治经济实践中为争取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呈现出的策略性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和财政改革激励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充斥着诸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上趋利空间的形成,既来源于政府科层制关系博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来源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激励效应,更来源于政府科层行政过程中的软约束机制。

    2024年02期 No.146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干部教育培训研究

  • 红色资源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旨归、历史经验与时代要求

    陶周颖;圣雪琪;

    红色资源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既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国治理成效、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客观需求。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斗争为基点所开展的作风教育、文本学习、阵地建设等,是在夺取政权的使命场域下培养和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手段,为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奠定了深厚根基、提供了宝贵经验。立足现实,新征程上必须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从价值导向、内容拓展、形式创新、师资配备四个向度着手,积极探索红色资源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路径,为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2024年02期 No.146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 以“第一议题”制度效能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

    冯英;

    “第一议题”制度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时代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创新之举。探究“第一议题”制度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概念,分析“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与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一般机理,从创新方式方法、考核监督机制、实际工作难点等方面探讨“第一议题”制度创新促进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关联因素,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习方式、统筹学习安排、加强学习考核、强化跟踪问效等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提供重要路径参考。

    2024年02期 No.14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法学研究

  • 共同富裕背景下乡贤治村的内生动力与法治化路径——基于T市Y乡的调研

    王勇;李乾磊;

    近年来,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治理成了村级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出现“精英俘获”和“寡头治理”,已是当下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税费改革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分析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际,可以了解其动力机制,包括政绩、社会声誉及制度耦合等。将乡贤兴村治村引入法治化轨道,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村级组织和治理体系建设,通过民主选举把好乡贤进入村治体系的入口关,通过民主决策实现村社内不同阶层正当利益的兼顾与平衡,通过民主监督全方位划定村级“小微权力”作用边界。

    2024年02期 No.146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 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法院队伍“四化”建设背景下的法学教育优化路径

    杨知权;祝梦君;

    法院队伍“四化”建设目标对新时代法学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法学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化作用。然而传统法学教育取向的功利性、内容的滞后性、方法的单一性却不能满足这一新的要求。对此,应当重整法学教育的目标设定,以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养成作为新的目标定位;通过通识教育拓展政治教育的人文边界,经由专业教育夯实法学教育的主体根基;借助实践教育助力职业伦理的素质养成,从而为新时代法院队伍供给高质量的后备人才。

    2024年02期 No.146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危险驾驶罪案件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基于边疆S区危险驾驶罪类案的实证分析

    熊嘉伟;

    近年来,危险驾驶罪案件激增,甚至在个别案件中出现严重损害后果,对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维护作为地区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危险驾驶罪案件的频发,暴露出部分地区在区域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与治理预防工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以边疆S区2019—2023年度办理的危险驾驶罪案件为调研样本,采取实地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方式,分析地区区域内危险驾驶罪案件发生的犯罪成因,并为地区整治危险驾驶罪提供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4年02期 No.146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治理研究

  •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湖南省崇木凼村为例

    程慧;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乡村。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有助于推进乡土文化活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有利于促进发展、促成共享,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邵阳市隆回县崇木凼村是虎形山花瑶同胞聚居区,也是花瑶民俗文化富集区。当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助推乡村经济富足、精神富有、生态富美、共建共富四维目标的实现,走出一条乡村文旅赋能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之路。崇木凼村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下需要聚焦“谁来带富”“如何致富”“共富共享”“如何促富”四个问题,可以通过培育新动力、丰富新业态、明确新使命、激活新动能等推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No.146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吸纳与嵌入: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提升路径

    樊晓燕;龙舒婷;

    新乡贤群体活跃于传承乡土文明、建设乡村文化的实践中,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力量。在价值牵引与利益驱动下,新乡贤依据自身优势与乡村特点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既符合国家期待,又能满足村民的公共文化需求。针对行政结构吸纳有限、行政功能吸纳不深入、新乡贤的体制嵌入不够顺畅、新乡贤外部关系嵌入程度低等问题,基层政府应深化对新乡贤的行政吸纳,不断推动新乡贤群体组织嵌入,构建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

    2024年02期 No.146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经济研究

  • 基于最适课税理论的税制结构优化研究

    谢芬芳;

    “优化税制结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税制改革提出的总要求。运用最适课税理论优化税制结构,既要处理好税制结构体系中所得税与货劳税的“双主体”合理搭配问题,适当降低货劳税收入占比,增强所得税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双主体”税制结构体系;也要从最适商品课税理论视角,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消费税等改革,恢复增值税中性税收属性,体现消费税对扭曲性商品课税的特征,发挥货劳税的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降低货劳税等间接税收入占比的税制结构;更要从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视角,通过改革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和择机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规范财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

    2024年02期 No.146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 “强省会”战略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路径研究

    苑祎然;熊曦;刘欣婷;

    以“强省会”战略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是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引擎,是带动湖南全省区域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乃至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从目前情况来看,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具备成熟的发展基础、政策保障等有利条件,但还存在省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城市间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产业融合协同不足、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改善等问题。因此,需要从规划统筹、科技与产业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开放发展协同突破等方面加以强化,以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4年02期 No.146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论系统观念视野下的新质生产力

    谢添翼;

    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如何准确、深刻地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新概念,无疑是我们当下的重中之重。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新的实际出发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作出的新概括、新提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运用系统观念,以前瞻性思维透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以全局性思维谋划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布局和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能更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2024年02期 No.146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

    高敏;

    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同时,仍存在产业链条较短和融合程度较低、新型经营主体缺失和融合可持续较差、金融支持不足和融合规模有限、资源整合不够和融合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致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以重构乡村产业链条打造产业融合体系、以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促进产业可持续融合、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产业融合规模以及以提升村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产业融合长效机制的优化路径,才能真正达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

    2024年02期 No.146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下载本期数据